上海市房管局局长:三个“加速度”诠释超大城市住有宜居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3-04-23 11:05:16

新华财经上海4月23日电(记者郑钧天)“住房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要让广大市民都能实现自己的安居梦。”上海市房管局局长王桢21日做客“2023民生访谈”时表示,今年上海住房工作重点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两旧一村”改造和加装电梯都要跑出“加速度”。

供应跑出“加速度” 今年新增保租房6万套

王桢说,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构建租购并举格局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正在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


(相关资料图)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上海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达到同期新增的商品住房供应总量的40%以上。到“十四五”期末,上海全市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总量将达到60万套(间)以上。

2021年至2022年,上海完成了新增建设筹措总量23.8万套。“‘十四五’的前两年,我们就跑出了加速度,完成‘十四五’目标的一半以上。”王桢表示,租赁住房重在体现职住平衡,规划的6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按照职住平衡的理念,多布局在产业园区、高校、商业商务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

保租房筹建好了,申请方便吗?目前,上海正着力打造线上服务平台,依托“随申办”App开发了“我要租房”的应用场景。这个平台上汇集了全市各类租赁房源,能够提供在线看房、选房、申请预约、合同网签备案、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租金等多种功能,用“一站式服务”提升了有租赁需求市民的体验感。

“目前,保租房项目上线14个、总房源数量达1.6万套,很多新市民和青年人已经在平台上提交申请。在提交申请的对象中,40岁以下青年人占比达到90%左右,其中35岁以下约占四分之三。新市民的占比达到了90%以上。”王桢解读称。

“这个平台能够实现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对象当天线上申请,当天就能够完成审核,并签约入住。”王桢说,为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发展,上海先后制定出台了10余项配套政策细则,形成覆盖整个租赁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

2023年保租房发展将实现哪些突破?王桢表示,“我们要一手抓好持续的建设筹措,继续跑出‘加速度’,一手要抓好供应,两手抓两手硬。”

据悉,上海市今年的目标是建设7.5万套、供应6万套保租房。房子有了,价格如何?王桢表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价格管理十分严格,其租金价格约为市场价格的九折,政府将控制每年的租金涨幅,让市民“租得稳”。

据悉,保租房租金的年度涨幅既不能高于同期市场化租金涨幅,也不能高于5%的“双控”线。房管局还建立了租金价格的监测预警机制,当市场租金显著上涨或可能显著上涨的情况下,政府将采取相关干预措施,让租金水平保持在合理幅度。

此外,上海还将全面健全和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住房租赁供应体系,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王桢说,在保租房供应结构中,大量为城市运营提供基础公共服务的一线服务人员不应被遗忘,“我们将打造一批宿舍型的城市建设者管理之家,从可负担的角度,大力发展‘一张床’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品种,计划今年首批推出5000张床位。”

“如果保租房按照发展目标加快实现,达到整个租赁市场供给的25%,将成为市场的稳定器,让广大市民都能够在上海的住房保障体系当中感受到温暖,实现自己的安居梦。”王桢表示。

改造跑出“加速度” 打好“两旧一村”攻坚战

上海已经打响“两旧一村”改造攻坚战。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都是其中的“硬骨头”。

“去年,我们把全上海不成套的各类住房底数全面摸清。今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实施不成套的职工住宅改造28万平方米。其中,小梁薄板房屋约12万平方米,今年一季度已启动实施4.5万平方米。”王桢表示,“两旧一村”改造工作全面提速,时间紧任务重,计划“小梁薄板”房屋改造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到2027年底全面完成;2032年前,不成套职工住宅改造全面完成。

在改造方式上,王桢表示将因地制宜采用改造方式,有的采取拆除重建,有的采取原址改建,在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的同时实施小区环境整体改造提升。

旧住房成套改造集中于中心城区,在上海的近郊还存有大量城中村,居住条件较为恶劣。从2014年开始,上海启动城中村改造,截至2022年,上海共批准6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王桢表示,多年来,上海实施城中村改造主要取得四方面成效:

一是惠及民生,已批准的62个城中村项目中,有2.7万余户村民改善了住房条件,项目建成后为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留下长期收益的资产;二是促进发展,截至2022年底,已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引进社会资金总量5500多亿元;三是提升功能,城中村改造改善了居住环境脏乱差的面貌,同时也对群租乱象进行了治理,公共安全隐患得到消除;四是通过城中村项目保护了历史风貌,在改造过程中,上海市相关部门结合历史文化的风貌保护,留住了乡愁,传承了文脉。

王桢透露,去年年底,上海对全市城中村进行了排摸全覆盖,总共排摸出700多个点位、涉及11万户农户。“城中村房屋设施老旧、基础设施薄弱、公共隐患比较突出,广大村民的改建愿望非常迫切,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提速、扩容、增效来促进城中村改造。今年的计划是新启动改造项目10个,改造老旧村居房屋不少于13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要达到4000户。”

加梯跑出“加速度” 今年计划同比增五成达3000台

2019年以来,上海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解决了大量“悬空老人”的出行难问题。王桢透露,截至目前,上海加装的电梯已经投入运行4397台。作为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民生工程,今年如何推进?

“为应对城市老龄化发展的需求,我们会进一步加快加装电梯工作的进度和力度。今年制定的工作目标是3000台,比去年提升50%。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争取通过进一步努力,超额完成。”

王桢透露,今年上海将加大力度推进规模化加梯。如把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和加梯工作无缝衔接,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加梯”模式。“我们每年要对10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在实施过程中,加梯相关的管线搬迁等工作也可以结合进去,为规模化加梯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条件。”

“在前期加装过程中,一台电梯做管线搬迁,成本较高。现在有些区在探索整小区进行管线整体迁移,这为整小区规模化加梯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规模化加装电梯,实现既有总量的提升,也有质量品质的提升。”王桢说。

当前,上海不少住宅小区为方便居民参与加梯工作、尽快达成一致,在征询阶段就用上了数字化手段。“为提升工作效能,我们推出‘梯小二’二维码,居民通过微信扫描就能以简单的操作就能表达加梯意愿。各区房管部门、各个街镇则通过后台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居民的加梯意愿,也进一步畅通了政府和居民、居民之间的沟通渠道。”王桢说,一栋楼里有加梯意愿的居民数量达到后,就自动推送。

加梯完工后居委会与物业都不愿意接手,权属该归谁?有不少居民反映,随着加装电梯台数的不断增加,后续的维护和保障,成为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

王桢表示,电梯完成加装之后,首先要明确这台电梯的权属,也就是管理的责任人,“所有加装电梯的出资人都应该是这台电梯的资产所有人,即该栋楼的大部分业主。”

“加梯完成后,有多种长效管理模式可供居民选择。居民自主管理是一种模式,也有不少居民通过购买保险、选择维保单位等模式进行运维,还有的小区采用物业托底的管理模式。”王桢提醒,电梯管理要指定专业维保单位,专业才能确保安全。(完)

编辑:王溯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