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要闻】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合龙!创造5项国际领先桥梁技术
来源:深圳新闻网     时间:2023-04-30 06:14:24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4月28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粤交集宣 岳路建 何紫琪 王鑫洲 陈旭彬 文/图)浩瀚辽阔的伶仃洋之上,桥塔矗立、桥面蜿蜒入海,深中通道如长虹卧波串联起珠江两岸,即将成为撑起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交通脊梁”。

4月28日上午9时37分,广东交通集团在建的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合龙,这也意味着项目桥梁工程实现全线合龙。


(相关资料图)

历时五年终合龙

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处在粤港澳大湾区“A”字型交通主骨架最关键一横,是世界罕见的集海底钢壳沉管隧道、海中超大跨径桥梁、深水人工岛、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的超级集群工程。

项目桥梁工程长约17公里,包括伶仃洋大桥和中山大桥及非通航孔桥等,其中中山大桥主跨约580米,已于2022年6月完成合龙;今日合龙的伶仃洋大桥为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主跨1666米,主塔高270米,相当于90层楼高,通航净空高度为76.5米,位居世界前列。由中交二航局、保利长大负责土建工程、主缆安装及钢箱梁吊装,武船重工股份、中铁宝桥负责钢箱梁制造。

从2018年9月,伶仃洋大桥第一根主墩桩基开钻,到2021年7月,大桥东、西主塔封顶,双塔矗立伶仃洋,再到今日合龙,3000多名建设者坚守海面平台1800个日夜,克服了全海上作业、建设条件复杂、16个台风等诸多不利条件,让伶仃洋大桥巍然矗立于海天之间。

“从2018年开工以来,我们节假日都坚守岗位不停工,不断优化施工组织,创新施工工艺,在珠江口开阔水域、强台风频发区架桥筑路,确保如期完成节点任务。”刚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保利长大深中通道项目部经理吴聪介绍。

高品质、高工效的背后,信心与创新缺一不可。“伶仃洋大桥钢箱梁节段具有超宽、超大特点,结构形式复杂。”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副经理张平介绍,“我们研发了850吨级智能化缆载吊机,能够实时监控吊装数据、动态调整吊装速度,解决了吊装同步稳定性差、起重能力和起升速度无法保证等难题。”

建设期间,广东海事部门建立专门安全生产调度协调机制,利用监管智慧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实时评估施工水域交通态势,并派出保障船艇2000多艘次,为深中通道建设安全及航道正常通行“保驾护航”。

智能建造,创造5项国际领先桥梁技术

焊花四溅,机械臂穿梭于钢结构之间,一片片钢箱梁如“拼积木”般完成生产。这是深中通道项目打造的大型钢箱梁智能制造生产线,自动化激光切割、全自动焊接及涂装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均由一套智能制造系统控制。

“我们单元件制造智能设备使用率100%,板单元制造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以上,智能喷砂效率相比于传统手工喷砂效率提升5倍,真正实现提质增效,推动国内钢桥梁制造技术的发展。”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范传斌介绍。

此外,为满足桥面高达91米的抗风需求,建设团队通过三年多刻苦攻关,研发了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将此前大跨整体钢箱梁悬索桥颤振临界风速水平提高了26%,达到88米/秒,能抵御17级台风,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面对高温、高湿、高盐的恶劣环境,深中通道成功研发了目前世界强度等级最高的2060兆帕悬索桥主缆钢丝索股以及锌-铝-镁镀层,主缆钢丝耐久性提升50%,扩大了我国桥梁产业世界领先优势。此外,项目突破了海域深厚软基大型锚碇建造难题、首创钢桥面板全熔透焊接接头技术、研发应用了国内首台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共创造了5项国际领先的技术,实现了桥梁高质量建设,进一步巩固了我国桥梁建设的领先水平。

撑起广东高质量发展“交通脊梁”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4500公里,快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将与虎门大桥、南沙大桥、广深高速、广珠东线、广珠西线等通道一起,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串珠成链,构建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新格局,进一步推动珠江两岸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也将为珠江东西两岸提供更多的合作空间、发展空间、想象空间。

广东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小华表示:“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进一步发挥广东交通建设主力军的作用,加快深中通道、狮子洋通道等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为广东打造交通强国先行示范区作出应有贡献,让交通延伸美好生活。”

据了解,伶仃洋大桥合龙后,桥梁工程将全面开展桥面铺装及附属结构施工;海底沉管隧道已完成31个管节沉放安装,正进行最后一个管节(含最终接头)二次舾装等作业,计划今年年底实现隧道贯通;东、西人工岛建设和沉管内工程稳步推进;房建、机电、供电、交安等工程也将全面展开,向2024年建成通车发起冲刺。来源:深圳特区报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