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消息:保险助力高质量发展|朱俊生:大湾区可积极探索“保险+科技+风险管理”,应探索大湾区“跨境养老”服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3-05-31 22:32:47

5月30日,2023广东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佛山禅城举行。


(资料图)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在论坛演讲中表示,大湾区经济发展需要长期保险资金的支持,要完善激励相容机制,提升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能力。

朱俊生在论坛演讲中表示,要发挥大湾区的科技优势,探索“保险+科技+风险管理”,助力风险减量服务;可以积极探索大湾区“跨境养老”,提高香港长者养老保险可携性,推动香港长者在内地养老的积极性。

发挥科技优势推动风险减量管理

保险机制是损失补偿与风险控制的统一,其价值不仅体现为灾后补偿,还体现为事前防范,为民营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和防灾减损服务。

通过专业的风险管理和防灾减损服务,保险可以降低民营企业的损失发生概率以及减少损失的严重程度。

广东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不过,在朱俊生看来,“中小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面临不同的风险,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整体来看,中小企业的风险保障比较低。在需求端,风险意识不足,对保险的认知有待加强;在供给端,渠道成本与赔付成本较高。”他认为,可以以渠道为抓手,基于行业风险属性、个体风险需求开发相关保险产品,构建与渠道特性相符的业务模式与风控流程,探索中小企业保险发展路径。

目前,大湾区以“融合型”协作模式推动港澳融入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纵穿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的科技创新走廊。

朱俊生认为,可以发挥大湾区的科技优势,探索“保险+科技+风险管理”,助力风险减量服务。比如,强化风险管理者功能,发挥专业化优势,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构建灾前预防与灾后赔偿并重的风险管理新体系,以专业的风险管理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巨灾保障方面,2016年下半年,巨灾指数保险开始在广东湛江、韶关、梅州、清远、汕头、河源、汕尾、阳江、茂名、云浮等10个地市正式开启试点。截至目前,试点地市已达19个。

朱俊生表示,大湾区巨灾保障仍然不足。在1990年—2017年之间,大湾区受台风的影响经济损失高达14亿美元,其中由保险公司去付的损失仅占不到5%。而2022年全球巨灾损失中,保险赔偿占比达46.5%。

他建议,要完善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优化产品设计,减少基差风险。政府方面可以加大巨灾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好巨灾风险数据库;保险业则可以完善巨灾模型及定价精算模型。

提升险资长期投资能力

大湾区经济发展需要长期保险资金的支持。

大湾区发展前景广阔,优质项目较多,为险资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供给稳,可有力支持大湾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培育和创新创业。同时,保险资管机构高度重视风险管控,有助于降低其在推进跨境投融资创新、贸易投资便利化过程中的投资风险。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保险资金投资广东余额2.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32%,投资规模居全国前列,有力支持广东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尤其是近三年来,“险资入粤”年均增速超20%。

朱俊生认为,保险资金期限长,具有提振投资的独特优势,可以为金融市场提供期限长、规模大、持续稳定资金来源,间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而通过股权、债权、私募基金等形式,险资也可以直接对接实体经济,加大对基础设施领域和重大民生工程的投资力度,更好支持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过,朱俊生也表示,受制于体制、机制与投资能力等约束,保险资金存在“长钱短用”的问题,长期优势没有显著发挥。“特别是大型保险资管机构以国有为主,对承担风险的经济激励和责任不匹配,造成了保险机构通过期限溢价、非流动性溢价和信用下沉等方式追求更高投资收益的动力不足。”

朱俊生建议,要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拉长考核期限,优化绩效考核体制,完善对承担风险的经济激励和责任匹配机制,倡导长期投资理念,提升投资能力,提高投资回报。

探索推进大湾区“跨境养老”

在健康保险方面,广东已经实现了大病保险全覆盖,多地率先开展定制医疗保险项目。广州“穗岁康”等惠民保项目参保比例位居全国领先地位,覆盖人群范围也在不断扩大;2023年一季度累计为12万名持有居住证满一年的非广州户籍的新市民群体提供普惠保险保障。

在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居民利益的基础上,广东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产品专属”重疾表,这是我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区域性的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

截至2023年3月,大湾区重疾险累计承保13.49万人次,保费收入11.22亿元,提供风险保障503.95亿元,大湾区跨境医疗险累计承保1.07万人次,保费收入915.51万元,提供风险保障1080.17亿元。

与此同时,朱俊生也表示,我国商业健康险发展水平仍然不足。“以2021年数据来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5.33%,但占个人卫生支出比重,则达到了19.23%。”

对此,朱俊生建议,要在大湾区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推动定制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为全国提供经验,科学评估大湾区保险风险要素特征,推动优化全国首个区域性重疾表。此外,还可以发展跨境医疗保险,提升粤港澳三地居民医疗保险服务便利度。

在养老保险领域,大湾区人口老龄化速度正在加速,与此同时,大湾区内地城市也逐渐成为许多港澳老人养老的首选之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共30.62万人次,其中享受社保待遇3.55万人。

港澳和大湾区内地城市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朱俊生建议,可以积极探索大湾区“跨境养老”,提高香港长者养老保险可携性,推动香港长者在内地养老的积极性。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