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7-09 20:35:48

“能坐实的,才是天才;能证伪的,才是科学。”


(相关资料图)

读完这本书,我只能以总结出这个观点来说服自己,以确保我并不是书中那个“疯子”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高铭的这本书只能谓之奇书。以文学价值来看,此书的文笔实在堪称灾难,以医学价值来看,此书的内容实在缺乏专业性,以兴趣探究来看,此书的对象实在离经叛道:以一个完全外行的身份,在四年的时间里,与不同的精神病人交谈记录,成书之中也仅有“我说”“他说”的交替轮换。

但以社会意义来看,这无疑是创造性的,并且极需要勇气的。在书中有与3个人格纠缠不分的分裂症患者,有一心认为世界只是其小说的癫狂作者,有疑心世界将被女人统治的生物学半解者,有妄图复活亡妻的痴情男,还有被外星人带走的文明伪装者。尚且说这都是大众更熟悉与认同的“精神病人”,他们的故事总是在离奇与败坏的经历中蕴含着真实与美好;但更多的记录着的,有探求绝对第四维生物的17岁少年,有自圆其说时间的终点的“镇院之宝”,有完全符合科学理论的量子力学时空穿梭者,有果冻世界理论构建时空统一说的探究人……你会发现他们的学识比你我都要高明,他们的逻辑比你我都要清晰,他们的学说比你我从学校而来的知识都要精彩、系统、精准、缜密,这便是标题“天才”的来由。

作者在前言中期望“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够很坦然地说:‘让我来告诉你,在我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点明了此书的价值。通过与各色精神病人的交流记录,满足人们对该人群的好奇,打破人们对该人群的刻板印象,厘清人们对该人群的价值取向,科普人们对该人群的有关知识,引发对该人群的讨论关注——最终引导人们思考,到底应该怎么看待世界与自我。

但这并不应该脱离严肃与沉重的氛围。

当读完,回看书店介绍书皮推销与网络测评时,有一种奇怪的愤懑涌上来。当病人的痛苦与纠结化成小说般的话题与情节在营销中成为噱头,现实的危险与威胁在封皮上化为侦探小说般装神弄鬼的“警告”(图1),病态的“学说”“理论”化作网络风评里纯纯猎奇的认同与盲从,我不禁叹息。

因而这篇姑且称之为读后感的玩意,将主要以批驳的眼神审视由该书客观陈述引发的种种主观臆断。

病人们的经历的确神奇,“疯子”们的世界更是多彩。但病院绝不是“天才聚集地”,更不是天才与疯子的“一念之间”,而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不清与差损。幸存者偏差格外熟悉的,二战期间回航的受损机引起科研者对受损部位的加固之争,但最终有人正确指出应当关注回航机未受损的部位,因为那些部位一旦受损,根本没有机会飞回。同理,在这本书中,四十多个病人经历中,沉稳冷静智慧清醒的病人与疯狂躁狂攻击性的病人近乎20:1,无意中营造出疯子都是超乎常人的天才,所谓的病与疯都是虚假间病理的无情,甚至被推进到医学的失败。但事实上这一比例不仅会更小,甚至应当倒过来——商贩规矩了不是文明建设了,而是城管凶恶了;老年人里居然有那么多害人者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本来的坏人变老了;因而看到的精神病人都深邃而富有思想,无害而满是智慧不是“精神病”的谎言而是有害的危险的你接触不到。作者虽为4年追踪病人的“记者”人物,毕竟非医非警,纯属好奇,又会有什么医生或管理人员会给予他直面危险病人的机会呢?只看到正面,那是因为有人将反面保护得很好罢了。

如果说以上是为了说明“即便有着天才的精神病患者,也不应轻易地群体理想化”,那么这个观点本身也难免偏激之嫌,因此又要失望地提出:所谓“天才”的“疯子”不过是人们娱乐的臆想罢了。

“能坐实的,才是天才;能证伪的,才是科学。”我又得重复这句话。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全新的,短期内没有人与之重合的理论,因而坐实;天空放在那里,天文随时可观,现象日日可感,因而可证伪。所以我们如今称他天才,赞他贡献,即使他在当时超出了人们宗教头脑可解范围,即使后来人们发现日心说也并不是正确的。

由此可见,最终正确与否并非唯一的标准,只要坐实而创新,证伪且可证伪,就不失为一段科学且天才的佳话。

首先来看看坐实创新,令人遗憾的,书中的病人们的所有问题症候,一律学说信仰,全部观点阴谋论——你几乎都可以在不只一个影视作品,文学创作,民俗密谈,灵异小说中找到对应——当然,我无法去寻追谁是第一个创造林林总总怪异故事以招致“成为精神病人”这一祸患的,但就结果而言,相比转化想象、恐怖为作品获得利益,这种转化所见、奇异为伪学深陷,最起码不能成为创造,也无法坐实“作者”身份。例如某案例中主角身为双胞胎,与妹妹心灵感应甚至感知其死亡,后又发现镜子里的她与自己做不同动作,而开始不断钻研人体走火入魔,类似的设定在《午夜练习室》之类恐怖短片中反复出现;地球不过是一本书的剧情,或是地球不过是外星人的骗局之类的执念,拍成电影也不免会被嫌老套;又如死亡笔记,言灵力量,更是小说的常客;最接近科学的量子力学中大谈时空穿梭旅者的独白,也早在大荧幕上登过场。

当然,总有狂热的爱好者会认为“一切皆有可能”。这不得不提科学界达成的共识,即证伪与可证伪。证伪,也就是证明错误,当一个观点被提出,能否得出一个反驳其他在此方面理论的结果十分重要,就像人们通过发射卫星太空旅行并拍下地球时,自然就驳倒了地球是平面的说法,不动一点口舌。如果不能做到证伪,自然也无法说明理论的正确了。自然我得马上补充,现在的很多理论并不是通过这种方式确立或得以发展的,例如牛顿万有引力与爱因斯坦相对论,例如光究竟是波还是粒,其实并给不出最终结论对曾今观点的有力反驳与证伪,但他们有一个共性——真理可被证伪。可证伪即能够被证明错误,换言之,对于一个理论,应抱有“如果能够XXXXX那么这个理论就是错误的”的证伪方法。如果能够证明在地球上某物体不会掉下来,那么万有引力就是错的;如果能证明光撞击时不产生电流,那么光就没有粒的特征(当然这是错的);如果能证明光产生撞击没有规律是有奇特因素影响,那么多宇宙理论就是错的。反观这些病人的执着呢?时、空一体,在她的例子中确实能够解释一切,但找不出可证伪的反面;时间的尽头,第四维生物,看似和量子力学交集,却无法给出这种反科学结论的证伪性。那自然只能归类为想象,而不是科学了。《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中介绍了面对经济周期下,凯恩斯学派、奥地利学派、货币学说派等完全矛盾的看法,有趣的是他们全都获得了诺贝尔奖,“聪明人互相不认同”,却不曾听过哪个经济学家被怀疑精神病,因为他们有根据,提证伪,可证伪罢了。

他们只是病了,好好对待,好好治疗,自然就好了。若加以天才之名,加以超脱现实之思,那只会成为一种侵扰。我们读他们,或许倒也不只是猎奇,而是看到这一群偏执狂似的人类内心中最珍视的与最纯粹的——大家都是人,他们所强化、显现出来的病原,自然也在你我之间。对我而言,看他们,更是在看自己,也是在想自己。

有趣的是,此书美工上颇有趣味,前后封壳分别画了一张人脸,如果将其摊平,就变成了“天才”与“疯子”的对视(图二),而封面是疯子,这或许才是真正的人生意义,人一开始都是无知的疯子,经过读书,读这本书,读千万本书,经过思考,很多思考,最终变成了天才的模样。更啼笑皆非的——他们都没有脑子,确实,人永远都是无知的嘛。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